圖&文/王承文
過去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學生升學的文章,就是提到「選擇權,在你手上」,大致意思就是好比高中球員畢業要升學的選擇,到底要就讀公開一級的學校打球,還是好好唸書在公開二級或一般組打球就好,甚至提到出國唸書打球,大概把一些可能的情況與大家分享。而如今,就在我看著新職籃聯盟T1成立之後,再看到發展一年的PLG甚至發展好多年的SBL,我心想要同時滿足三個成人級級別的籃球聯盟,那得有多少球員呢?所以我想,這時候有球團去碰UBA球員非常合理,甚至以後很可能出現高中畢業就挑戰職籃的年輕球員,畢竟對年輕球員而言,繼續升學打球還是提早進入職籃打球賺錢,這之間的差異確實很大,當然更需要球員與家長好好思考,畢竟,選擇權,在你手上。
就這些年來看,一名HBL甲級球員畢業前,會有些大學教練來找,條件好一點的,球隊戰績突出一點的,基本上能拿到的升學條件越好,包括升學輔導,獎助學金,甚至每個月給營養金,乃至之後安排就讀研究所都能處理,各種條件開出來,有些球員與家長都會心動,不乏有些人確實因為條件夠好而選擇前往就讀。
只是沒想到,上述的情況很可能往更高層級的職業籃球聯盟發展,也許現在是碰20歲的大學球員,之後可能碰的是年紀更小的18歲高中畢業球員,一方面是球員需求有,另一方面是HBL的發展讓不少球員早在高中時期就擁有媲美職籃球員的電視轉播與關注度,而站在某些球員立場來看,與其進入UBA唸書打球,還不如直接到職籃打球賺錢,有些球員就是沒辦法好好唸書,真要限制他們非要升上去UBA,我倒認為有些人會選擇跳過UBA而加入職籃。
這麼些年,我們時不時就看到所謂的「學歷無用論」,好比說唸完大學找工作沒有比較好找,好比說唸到碩士去考清潔隊,唸到博士賣雞排,各種不斷強調會唸書其實沒有比較會賺錢,反倒是有些人有了一技之長之後,可以藉此賺進人生第一桶金。
老實說,我在此提到的選擇權要看的多半與球員的家庭狀況有關,有些人家境比較不好,想早點進入職場工作,有些人則是家庭環境還過得去,但就是想挑戰職籃,各種原因都有可能。還有,18歲開始打職籃跟18歲進工廠當學徒,其實某種程度是一樣的,就是想好好賺錢,總不可能有些年輕人想工作賺錢還真得唸完大學才行嗎?根本不用。所以說,18歲開始打球賺錢,有什麼問題嗎?我看是沒有。
儘管我還是會鼓勵高中畢業球員繼續唸大學,因為我認為唸大學可以學到蠻多東西,但對有些人來說,先幫助家裡改善經濟,那才是最重要的。
對了,我在談的情況都蠻單純的,但若是有經紀人出現的話,那之後臺灣的籃球聯盟發展,應該會比我談到還要熱鬧許多。
也許不用太久,我們就能看到願意繼續到大學唸書打球的在一邊,想要高中畢業就打職籃的在一邊,對球員而言,這樣的二分法恐怕很快就會出現了。
聊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樣的情況跟我們的職棒是否很像呢?臺灣一點都不大,棒球的發展確實可以給籃球作借鏡。當然有些人可能聯想到以前的職棒兩聯盟,而如今的職籃兩聯盟看起來不也有點像嗎?
誰知道三年過後,是不是這兩個聯盟會被政府高層出面整合呢?到時候就會有些職籃球員不打球了,因為整合後的職籃聯盟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球員了。
老實說,我無法預估到未來國內最高層級籃球聯盟的發展情況,但我想,如果連當年打過我們CBA的裕隆都不願意投入到新職籃,我想有些事情不用說太明白,球迷們也會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