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祖明
加拿大籃球在先後經歷了卡特(Vince Carter)在多倫多以及奈許(Steve Nash)代表加拿大人在NBA連續奪下MVP的薰陶後,逐漸朝著高峰邁進。在即將開始的2019-20年球季,共有多達17名加拿大球員有著NBA合約,是除了美國之外最多的國家。今年世界盃原本會是加拿大籃球豐收的一刻,包含金塊後衛莫瑞(Jamal Murray)與尼克新秀巴瑞特(R.J. Barrett),都是值得期待的後起之秀。但隨著他們在內的眾多大牌球員紛紛退出,加拿大的剩餘戰力能否衝出分組賽,恐怕越來越有懸念。
幸好雖然NBA球員的徵召不順,最後可能僅有昔日馬刺與暴龍的著名替補後衛、現轉戰國王的喬瑟夫(Cory Joseph)與效力於魔術的中鋒伯區(Khem Birch)成為陣中唯二NBA球員,但幸好還是有幾名在歐洲聯賽打出名堂的球員,可以充實球隊戰力。
在岡加查(Gonzaga)大學大四的2015-16年球季繳出平均20.4分、6.3籃板的成績並短暫替火箭出賽的長人威傑(Kyle Wiltjer),在資格賽出賽4場平均得到19.3分,是加拿大的得分王。隨著歐林尼克(Kelly Olynyk)、湯普森(Tristan Thompson)的辭退,威傑將在世界盃繼續扛起球隊內線得分的重任,與伯區成為先發內線的組合。在友誼賽最後一場對上美國時,加拿大雖然落敗,但威傑也有全場最高21分的貢獻。
後場方面除了由喬瑟夫領軍,效力於巴塞隆納的龐戈斯(Kevin Pangos)雖只在資格賽出賽1場,但單場9助攻的表現足以證明這位在2018年獲選為歐洲聯賽年度第二隊的球員足以與喬瑟夫擔綱主控輪值。有鑑於經驗差距,年僅19歲、大一就成為佛羅里達大學(Florida)先發控衛的南巴德(Andrew Nembhard)本屆世界盃的出賽順位應會在2人之後,但也不失為一次學習的機會。
二號位方面,國際賽經驗豐富的射手海斯利普(Brady Heslip)與史克拉布(Phil Scrubb)將會分擔這個位置。前者曾在發展聯盟創下單場13顆三分球的紀錄、資格賽也累積投進35顆三分球,後者在資格賽的平均13.9分僅次於威傑與歐林尼克,兩人應能提供極大的外線能量。他們的特色,也正好與三號位上體能勁爆但準心不足的布里賽特(Oshae Brissett)與埃吉姆(Melvin Ejim)發揮互補的功能。布里賽特在夏季聯賽冠軍賽得到全隊最高18分,也獲得了暴龍的訓練營合約。若能藉由世界盃向射手前輩討教投籃訣竅,或許也是一次躍進的大好機會。
雖然失去了多名NBA球員的助拳,但加拿大還維繫著基礎戰力。只是與強敵立陶宛、澳洲分為同組,想要突圍,恐怕教練納斯(Nick Nurse)得多費點心思。加拿大上一次參加奧運已經是19年前的雪梨奧運,若本屆世界盃再度鍛羽而歸,重返巔峰的目標恐怕又要多等4年。
世界排名 23
平均得分/美洲資格賽排名 92.9/1
平均籃板/美洲資格賽排名 43.1/3
平均助攻/美洲資格賽排名 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