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承文
以下說法,聽過不下百次:
「我會給這孩子機會,因為他懂事,願意多做,當兩個條件與能力差不多的孩子在我面前,當然選擇那個肯做事的人!」
這些年採訪基層籃球,認識了不少教練,不管他們帶的球隊是哪一個層級,總會跟我分享一件事情,
「做多得多,機會自然來。」
教練再能幹,就是一雙眼睛,即使再能盯,其實效果都有限。就算是教練團,我相信他們再用心,觀察球員的效果也有限,畢竟他們要注意的事情太多了,訓練、比賽、生活常規,甚至於課業都要注意,說到底,都是什麼事都要管的,總管!
所以,教練會跟學長說,需要學長的幫忙,因為他們與學弟之間的相處時間最多,倘若今天教練要選擇一名學弟進入正選名單,甚至給予上場機會,教練除了自身的觀察,還會諮詢學長的建議。
球隊招生季到了,這時候會有些高中球員去到大學球隊跟著練,有些國中球員會到高中參加練球,甚至連小學球員去到國中跟練都不意外。
當教練們看著這些有機會成為他球隊的孩子時,條件、能力與可塑性,毫無疑問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但我相信只要教練們用心,一定能察覺出來練球的孩子,有哪些是真正可以培養的,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態度!
要知道,對於一名教練而言,要推薦球員去到更高階層的球隊練球,必須反覆思考,因為每一個送去的球員,其實都代表自己對球員多年的考核,要是夠好也就算了,要是不夠好而且練球有一堆問題,試問送人去練球的教練,要怎麼負責任?
所以,不管你的教練有沒有能耐把你推上去,在他面前必須老實點,因為從報名、出賽到升學輔導,教練很清楚自己能幫助球員多少,要是在校三年都不老實,我不認為教練會在關鍵時刻推一把!
換個角度想,平時練球努力點,維持球隊練球環境積極點,教練吩咐的事情趕緊去做,這些都是增加你在教練面前的信任指數。
有人問,為何我去參加球隊,還要幫忙掃地、拖地、遞水、帶球,拿毛巾?很簡單,教練看的不光是球場上的表現,還有你在場外做事的態度。
相信我,不管到哪裡,都會有「倫理」。
「做多得多,機會自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