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祖明
帕克(Tony Parker)對法國籃球而言,就像諾威斯基(Drik Nowitzki)之於德國的地位一般。在帕克的帶領下,法國先是在2011年奪得歐錦賽銀牌這項60年來最佳成績,緊接著更在下一屆歐錦賽擊敗立陶宛奪金,帕克也成為MVP,寫下法國籃球最輝煌的一頁。只是隨著帕克在里約奧運後退役,也代表法國的籃球必須迎來嶄新的時代。
2017年夏天,為了備戰東京奧運,法國與37名球員簽約要為了集訓而集結。而法國在以10勝2敗的佳績順利通過資格賽後,也朝著再度拿下奧運門票的目標更進一步。本屆世界盃法國有4名NBA球員戈貝爾(Rudy Gobert)、巴通(Nicolas Batum)、尼利基那(Frank Ntilikina)、佛尼耶(Evan Fournier)坐鎮,配上幾名歐洲球壇資歷豐富的球員,成為晉級淘汰賽的熱門球隊。
戈貝爾他能夠在NBA與FIBA舞台逐漸發跡的契機,正是發生在2014年世界盃八強賽與西班牙一戰。當年仍稍嫌稚嫩的他,已發揮出足以封鎖蓋索(Pau & Marc Gasol)兄弟的防守能量。如今5年過去,戈貝爾已經成長茁壯,成為了NBA最強的內線防守者,也成為法國在防守端最強悍的武器。而他與多功能球員巴通的防守連線,也將是對手想從法國手中得分時,必須跨越的最大難關。
只是過往因為有著帕克而是讓人最安心的後場,本季在集訓期間卻狀況不斷。先是資格賽隊內最高平均5.0助攻的後衛胡爾塔(Thomas Heurtel)因傷退出,接著原本預計頂替他的太陽後衛歐科博(Elie Okobo)又在12人名單決選時刻被刷下,這使得法國主控可能要由艾爾比希(Andrew Albicy)與尼利基那聯手扛起。
然而這兩人有著最大的共同缺點,就是投籃把握度極差。前者雖是唯一資格賽12場全勤的法國球員,也有著平均4.6助攻的貢獻,但資格賽統計下來,他的投籃命中率僅29.4%,可說毫無投籃威脅性。在尼克打完第2季的尼利基那在NBA同樣也有投籃不穩定的缺點,本季在NBA出賽40場、平均出手6次以上的球員中,只有26名球員投籃命中率未及四成。而命中率僅33.7%的尼利基那,更在這26人中敬陪末座。因此不排除法國在急需得分時捨棄二人上場,而再度委派巴通兼打控球前鋒的可能。
法國另一個問題,就是欠缺在關鍵時刻能夠突破對手防線的得分手,這項任務可能要由連續4季在魔術平均得到15分以上的佛尼耶與在歐洲呼風喚雨、上季率領CSKA中央陸軍奪得歐洲聯賽冠軍的迪柯洛(Nando De Colo)聯手扛起。熱身賽階段法國取得6勝2敗的佳績,但卻遭到塞爾維亞與土耳其的防線壓制,為了避免在焦土戰中爆冷落敗,法國必須找出更有效率的得分手段。
世界排名 3
平均得分/歐洲資格賽排名 78.1/9
平均籃板/歐洲資格賽排名 36.8/12
平均助攻/歐洲資格賽排名 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