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硯偉
圖/達志影像
27個月前,G聯盟球員工會第一次籌備,那次他們透過NBA球員工會租到了賭城的曼德雷灣賭場飯店一處大型會議室,他們邀請聯盟球員,闡述籌備球員工會即便在只是在農場體系的發展聯盟,對整個職業運動依舊重要。
兩年後,經過超過七百個日子,他們詢問每一個球員,是不是願意以工會形式,讓聯盟更好。相較NBA,G聯盟要創立工會更顯不易,從過去NBDL到發展聯盟,NBDL成立自己農場體系已經超過二十年,整體規模和市值也越來越大,但基本該有職業運動的架構建立卻很難如整體規模一樣發展,尤其工會、薪水等球員相關保障。
主要原因是,G聯盟不是大多球員的終點,許多人到這裡只是過客,不是歸人,只是職業生涯中的其中一站,不是終點。G聯盟球員沒有人想要一輩子待在農場,所有球員目標一定都是打上NBA,打不上去的,大多待個幾年也會到海外尋找機會。
G聯盟過去年薪有分為1.95萬美元和2.6萬美元,2018年統一調漲到3.5萬美元,或是月薪7千美元,雖然包吃住和客場長途征戰有飛機可以搭,但比起世界上其他海外聯賽,勞動條件依然屬惡劣,而且在美國竟然只有球季間才有健康保險。大多數G聯盟球員分為兩種,一種是尋求NBA青睞和還沒在職業聯賽打出名的年輕人,另一種則是海外賺夠銀子,回到G聯盟只想讓NBA多看一眼,看看有沒有機會的中生代。
保有13年G聯盟經驗,至今以生涯449場比賽成為聯盟出賽紀錄保持人的英格蘭姆(Andre Ingram)說:「很多G聯盟球員能在其他聯賽也有很好表現,其他聯盟薪資和場外待遇都沒G聯盟這麼難熬,會留在這邊的球員往往只有一個理由,這裡是離NBA最接近的地方。」
英格蘭姆算是G聯盟的異數,他身高和體能條件不突出,在G聯盟能以穩健射手之姿站穩腳步,但放到海外聯賽,補進美國後場球員往往需要的是搖擺人得分手,他單打能力又不能大量砍分,因此G聯盟成為他職業生涯唯一選擇,最後才在32歲短暫敲開NBA大門,並在湖人寫下傳奇登場故事。
波多黎各國手,曾有過四年經驗的霍蘭德(John Holland)說:「這是一個很容易被人遺忘的地方,甚至連很多人曾在這邊打拚都被人忘記,這裡的球員沒有高薪,客場征戰條件不佳,每個人來到這裡只有一個念頭,『拚上去』,沒有人會為他們想,久了,就沒有人願意站出來了。」
霍蘭德回憶,2019年他當時效力奧斯汀馬刺,被派去打洲際冠軍盃,這並不在原本合約的勞動範圍,卻沒有得到任何額外薪水,「我不是想控訴球隊對我們不好,但這反應出G聯盟球員沒有任何發聲管道。」霍蘭德說他們當時爭取的除了基本待遇,也只有客場征途的時候球員每個人一間房間,而不是共用房間而已。
但從發展聯盟到G聯盟,其實農場體系重要性日益重要,超過45%的NBA球員都有G聯盟經驗,加上雙向合約等條款推動,NBA確實從最基本勞資條件推動球隊重視農場體系,而現行NBA球員工會兩名副主席天普(Garrett Temple)和托利佛(Anthony Tolliver)不僅都是NBA落選新秀出身,熬過發展聯盟,還都曾入選過發展聯盟明星隊。
G聯盟工會自2018年開始發想,2019年正式進入籌備階段,去年疫情突然衝擊,成為職業運動大危機,但也是轉機,尤其對農場體系的工會來說更是如此,很多球員終於意識到自己幾乎沒有任何保障。去年四月,超過八成球員投下贊成票,G聯盟球員工會宣告成立,7月開始運作,並且更名為Basketball Players Union,簡稱BPU,英格蘭姆被選為BPU主席。
「我們百分之百支持球員成立工會。」G聯盟主席羅辛(Shareef Abdur-Rahim)說:「我們也相信這會讓彼此合作更加密切。」
經過一年,包含客場要搭飛機,客場飯店待遇都已經有明顯改善,下一步他們將要持續爭取薪水調漲。
「我覺得這對我們意義重大。」英格蘭姆說:「這是凝聚我們發聲管道最重要一步,或許有朝一日,即便有人上了NBA,有人到了其他地方發光發熱,回頭來看,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記得我曾參與成立工會,然後讓G聯盟更好』,我們會讓全世界聽到我們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