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rry Giles(右)期望能帶著健康的身體回到NBA,為國王做出最大的貢獻(圖/達志影像)
文/顏得智
Harry Giles,一名尚未在NBA出場的二年級新人,或許有不少人對這位曾是高中球界第一人的青年才俊有些記憶,不過對他印象更為深刻的,可能是那極為豐富的傷病史。

早在高中時期,Harry Giles左膝就已經帶著護具出賽(圖/達志影像)
2013年,年僅15歲的Giles於美國U16世界盃比賽時,遭受左膝前十字韌帶撕裂、左膝內側韌帶撕裂、半月板磨損等傷勢。到了2015年,高中最後一季正要開始,在第一場比賽打了兩分鐘後,右膝前十字韌帶撕裂,提前結束高中籃球生涯,隔年進入Duke大學仍沒逃過傷病糾纏,在NCAA開季前的十月份,動了左膝關節鏡手術,至12月中旬才匆忙上陣,整季下來,累積出賽時間因傷而有所限制,僅達到300分鐘。進入NBA後,過往的傷勢持續困擾著他,雖未再執行手術,但膝蓋問題仍未解決,國王高層因而決定讓他休戰整季。

進入Duke大學之後,Harry Giles還是時常帶傷上場(圖/達志影像)
這些傷病洋洋灑灑寫下來,實在很難想像,一名還未真正開啟職業生涯的20歲球員,身上竟要背負如此重擔,並歷經了大多數同年齡球員未曾體驗過的領域—-「三次長期復原工作」。談及此事,Giles表示「當你每天都做好了準備,做盡任何該做的事,卻沒辦法比賽。」這點讓他十分難受。在短短五年內,三次整季報銷,復原菜單一直不斷地找上他,對於Giles來說,更是一場精神熬練。
除了傷勢折磨人心之外,Giles必須承受另一種心境變化,即由萬眾矚目轉變為受眾人所質疑,「選秀會第一順位一直都是我的目標」,Giles說道「從我還很小的時候就以此為目標努力,並視之為努力訓練的動力。」然而,受到傷勢困擾的Giles並沒有成為狀元,而是到了20順位才被選上,甚至在選秀會前被許多球隊質疑是否能在聯盟中健康出賽。

身體健康,是 Harry Giles最讓外界擔心的一環(圖/達志影像)
事實上,進入NBA第一年,坐在場下的Giles沒有閒著,他大量閱讀了NBA級別的比賽,熟悉對手,以及理解那些與自己相像類型球員的打法,並保持著對於上場打球的渴望。隊友對他的出賽抱持著期待,陣中得分後衛Bogdan Bogdanovic如此說:「我已迫不及待看到他在正式比賽中登場,他擁有我所見過最好的天賦,是個能夠對比賽發起衝擊的球員。」

Marvin Bagley III的潛力十足,同樣被看好(圖/達志影像)
在短短幾場夏季聯賽中,可勝任前場兩個位置的Giles,展現出流暢的投射機制以及良好的協調性,能將定點以及外圍擋拆投籃(Pick&Pop)作為武器,替球隊帶來立即的貢獻,他也與Duke的學弟Marvin Bagley III同被視為這一季能夠嶄露頭角的新秀前場球員。
時隔多年,Giles歷經了多次嚴重傷勢,已不是當初那名備受看好、意氣風發的全美No.1,現在的他,為自己能夠健康打球的機會感到知足,並期待觀眾給予的掌聲,隨著例行賽腳步逐漸逼近,一步一步來,Giles深知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