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承文
圖/達志影像
身為全班最高最重的小朋友,我兒子有著超越同齡男孩子的身材,若不說,有些人會以為他已經小六了,事實上,他才剛要唸小四。超過150公分的高度,早已突破50公斤的噸位,再加上雙親鶴立雞群的身高,讓他被認為是可以培養成籃球選手的潛力股。而我認為,他若想打籃球,他應該就是中鋒命了,畢竟他應該不常碰到跟他一樣年紀的孩子有他的體型。
說真的,我不認為把他放在中鋒位置上面訓練是壞事,看了寫了評了這麼多年的籃球,就我看到的臺灣籃球環境,其實把中鋒的動作練好,其實就發展前景來看,還是有蠻大的空間。畢竟吋長吋強,不管打到哪一個層級,總還是需要長人在禁區攪和。
話說我最近把1994年NBA總冠軍系列賽看了一遍,我覺得當年兩大中鋒的對抗給了我不少的啟發,從進攻的低位單打、中距離跳投、高位策應,到防守端的籃板爭搶、火鍋封蓋、內線卡位,更遑論幫忙掩護隊友走位,以及各種推擠拉搶的苦工,全都是身為一名中鋒必學的課程。
多看多學多思考,即使現在的中鋒式微的年代,但別忘了今年的NBA最有價值球員可是丹佛金塊中鋒約基奇(Nikola Jokic),所以可見中鋒依舊有影響力。
試想,當你去打鬥牛的時候,搶著投籃的人多還是願意做好防守的人多?當然是搶著投籃的人多,而我由衷希望我兒子以後打球能多站在團隊著想,努力做好一名稱職的中鋒,盡可能把禁區髒活扛起來,因為這樣的中鋒才能帶給球隊安定感。
人生如球場,走到哪都看見搶功的人,而那些願意為團體努力犧牲奉獻的人呢?他們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