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硯偉
圖/達志影像
NCAA總冠軍戰落幕,貝勒大學(Baylor)86:70,擊敗全美先前全勝的岡查加大學(Gonzaga),岡查加無緣寫下自從1976年印地安那大學(Indiana)之後首支全勝封王的紀錄,總教練費尤(Mark Few)說:「我們一整年沒打得如此沉重,但他們攻守兩端表現遠勝於我們。」
這不是岡查加第一次躊躇滿志,最後敗在關鍵一戰,有人認為費尤是無冕王,只能在mid-major的西海岸聯盟(West Coast Conference,簡稱WCC)刷戰績稱霸,但或許是這幾年岡查加戰績亮眼,讓很多一直誤會過去岡查加就是現在的岡查加,但其實根本不是,早在二十多年前的岡查加一點都不像現在這樣,這是費尤一手建立起來的傳奇故事。
前杜克大學(Duke)球員,也曾擔任過Coach K助教的ESPN球評畢拉斯(Jay Bilas)回憶,2003年一場教練對抗癌症經典賽(Coaches Vs. Cancer)的募款餐會,他看見了當時剛接任岡查加總教練沒幾年,就被列為NCAA最有前途新銳教練的費尤。
畢拉斯擔任那場活動的主持人,因此有機會和費尤閒聊,他記得費尤穿著一身黑西裝,不是全場最帥的那個,但一眼望去就知道他對自己一絲不苟。畢拉斯說:「當時我跟他說,如果以後哪個名校有總教練空缺,應該很快會有人想到他,但他回我『沒關係,我覺得我很好』,我跟他說,到大學校要贏球更容易,他說『我們這裡也能贏』,我有點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第一次聽到有人想要拒絕大學校的缺。」
「費尤後來補上一句,『我不只是要在岡查加贏球,而且還要成為全美頭號種子』。」,畢拉斯回想,「他早就預料到他能帶領岡查加走這麼遠,他眼光永遠比別人看得更遠,更堅定。」
費尤執教生涯是個好事者樂此不疲的話題,只看紀錄,生涯累積超過600勝和高達83.6%的勝率,NCAA史上第3快達到500和600勝門檻的總教練,毫無疑問是驚人紀錄;但也有人認為他的生涯輝煌在於始終帶著岡查加在小分區刷出來,全美冠軍兩度止步,還有多次不如預期提早出局,實在名過於時。
如果要說費尤運氣比別人執教生涯起步更順風順水也沒錯,生涯前兩年費尤至少每年拿下26勝,都挺進甜密十六強,第三季就拿下29勝,第四季24勝,畢拉斯回憶,當時費尤是許多大學想要挖角的當紅新人,四個球季戰績優異,年輕,又受到很大關注。
費尤出生在一個奧勒岡州的牧師家庭,高中曾經是當地明星後衛,但因為肩傷關係連NCAA都沒打到,在拿到奧勒岡大學(Oregon)研究所學位之後,從岡查加大學的籃球隊助理(Graduate Assistant)開始幹起,升任助教十年之後,1999年夏天,他的好友兼當時總教練蒙森(Dan Monson)跳槽到明尼蘇達大學(Minnesota),因而把總教練一職留給他,當時費尤年僅37歲。
畢拉斯回憶,2003年那場募款餐會,當時才40歲的費尤對於跳槽的反應,讓他印象很深,教練圈跳槽不是什麼不能說的秘密,而且從mid-major學校打出成績之後轉往更大舞台更是天經地義,但唯獨費尤沒有。畢拉斯說:「他是我認識少數真正擁有核心信仰的人,堅定不移的true believer。」
別人眼中不可能,費尤他會想盡一切辦法達到,他有著很多面向不同特質,能吃苦,努力不懈只是最基本,他的原則和比別人目標放得更遠的視野,才是最重要的。
岡查加位處美國西北華盛頓州(Washington),與州內第一學府都差得遠,加上又是mid-major的WCC聯盟,要把籃球隊打造成一方之霸根本宛如天方夜譚,但費尤做得比這更多,他想要的是重新打造岡查加,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別人眼中的他近乎偏執,他固執,有些霸道,而且不斷打破別人眼中的框架和界線,有人笑說,如果費尤是你鄰居,會被認為是接近怪咖而疏遠,實際上卻是當紅保險或是地產經紀人的超級業務。或許是牧師家庭教育使然,他一心一意,只想在自己紮了根的地方努力茁壯,會被認為在NCAA獨樹一格,是因為根本沒把外界認定那些了不起的成就看在眼裡,他有他的目標,他想拿冠軍,而且是帶領岡查加拿冠軍,但這是要從無到有,把小學校打造成全美頂尖勁旅的不可能任務。
「球場上他想贏,比誰都想贏。」早在費尤擔任助教時就已經認識他的田納西大學名帥巴恩斯(Rick Barnes)說:「但費尤是那種第一次見面就會無比真誠而且沒有保留那種,他是我生命中認識最好的人之一,他真心對待每個人,而且會讓人同樣喜歡他。」
岡查加在費尤帶領下,達到過去小學校從未達到的高度,從原本只租得起校內2500人體育館,到搬進6000人的麥卡錫體育中心(McCarthey Athletic Center),過去NCAA小學校受限於資源和曝光度,幾乎不可能維持長年穩定,更多是拚了四年才在主力成熟時在錦標賽殺出重圍,所謂mid major殺進全美四強的小學校傳奇也往往有這一段經歷,但費尤沒有想照著別人劇本走,而且他眼中的藍圖遠遠不只如此。
其實岡查加在費尤執教前,連mid-major強權都不算,更跨不進全國門檻,當時自1908年學校有男籃校隊開始,創隊超過90年,僅有1995年和莫森接任的1999年兩度打進64強,但1999年7月,費尤帶兵之後,岡查加從原本弱旅搖身一變成為全美強權,不僅獨霸WCC聯盟,而且從未缺席過64強錦標賽。
岡查加在費尤帶領下,幾乎不是聯盟冠軍就是聯盟和錦標賽冠軍,
費尤早已讓岡查加超越一般mid-major水準,他執教到現在超過20年,沒有一次在聯盟內戰吞下超過3敗,而且有6年維持分區內戰不敗,每年最著名的,就是在還沒進入聯盟內戰之前,安排幾乎是全美第一或第二強度的跨聯盟賽程,這是費尤知道非經歷不可的挑戰,巴恩斯說:「當他安排這種賽程,外界笑他幹嘛把自己球隊搞得這麼難打的,我告訴他你非這麼做不可,回到聯盟戰強度,是不可能鍛鍊出全美冠軍隊。」
岡查加另一個指標,則是招生,過去小學校幾乎沒有人有辦法招到全美明星,岡查加也不例外,即便有過史塔克頓(John Stockton)和莫里森(Adam Morrison)等名人堂和前3順位球員,但球員幾乎清一色都是高中默默無名,到大學接受費尤啟發,才打出成績。
如果要讓岡查加成為全美強權,招生非得改變不可,他先是聘請國際球探洛伊德(Tommy Lloyd),招來托瑞亞夫(Ronny Turiaf)、歐林尼克(Kelly Olynyk)、小沙波尼斯(Domantas Sabonis)、八村壘在內的數十名國際球員,甚至一度出現全隊有一半都出現在U19世青賽各國國手名單中,接著在2015年,成功招到當時還只有高三的四星高中生柯林斯(Zach Collins),柯林斯隔年入選麥當勞明星賽,成為岡查加校史上第一名麥當勞明星。
曾在岡查加擔任助教長達16年的葛瑞爾(Bill Grier)說:「他總是看到比別人眼中所謂限制,還要更遠的地方,『為什麼我們做不到?』,『為什麼我們不做?』,『為什麼是不可能?』,他總是這樣問,因為他堅信並且能夠克服外界眼中的障礙,當我們回頭,才知道費尤帶領我們走了多遠,跨過多少別人認定的不可能。」
但無論怎麼變,只有費尤精神從來沒變,他是典型共和黨保守派,無論他招到什麼人,強調的還是拚勁和團隊精神,如果有人看到隊友空檔而選擇自己出手,那就是坐穿板凳,他強調凝聚力和球隊文化與奉獻。在過去一直沒有高大傳統中鋒前提下,找來的長人幾乎都清一色有活動力,強調高位擋拆,球的流動轉移,以及擋拆後走位延續和變化,這些主軸和細節從他接任第一年到現在,從來沒變過。
無論在2000年打進甜蜜16強,或是今年被認為是封王大熱門,都是一如既往,他不會因為找來頂尖高中生,就不給無名球員機會,例如大前鋒提米(Drew Timmie)就是在本季一票四星與五星高中生中,少數高中不是頂尖球員卻在大一就獲得教練團重用的類型。
費尤的原則清楚,在媒體和社群傳播改變招生與學校招牌價值的時候,他始終能昂立在NCAA成為獨一無二,過去幾年,包含密西根大學(Michigan)、維吉尼亞大學(Virginia)、亞利桑那大學(Arizona)、UCLA等學校出現教練缺,費尤總是榜上有名,但那些挖角的電話總是直接被他回絕。
唯一的一次,只有一次,奧勒岡大學(Oregon)曾來電,他們尋找一個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總教練,對方體育室主任基爾肯尼(Pat Kilkenny)有十足把握:「費尤就是我們學校校友,而且還是奧勒岡人,他家就在學校附近,這裡有NIKE創辦人奈特(Phil Knight)希望他回來。」
但費尤認真思考了兩小時,隨即回絕了母校盛情邀約:「奧勒岡不會跑掉,我相信岡查加是比奧勒岡更適合我的學校。我知道岡查加永遠有人等我回去,一旦我調頭離開,這些事情就永遠回不去了。」
「奈特很不高興,他這輩子沒被多少人拒絕過。」基爾肯尼說,「但我們之後變成好友,這就是費尤,他有一天會拿到全美冠軍,入選名人堂,然後拍部電影,很多人會懷疑這人是不是虛構的情節,然後我們這些見證者可以告訴他們,這是真的!」
認識費尤超過20年的前馬里蘭大學總教練威廉斯(Grant Williams)說,身為教練,難免想著更大的舞台,「我們總是想著下一份工作可能到哪,Pac-12?Big Ten?但我們都相信一件事,費尤就是屬於岡查加,他的生活、家庭彷彿在那裏紮了根,如果他能在那裏將執教生涯從一而終,這是一件再美妙不過的事。」
「這裡就是我的麥加,我的全部。」費尤堅定地說:「所有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會離開,然後知道我在這裡建立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