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承文
對我而言,年紀越大越會注意到球隊乃至球員的防守。原因很簡單,倘若守不住對手,是要靠什麼贏球?
很多時候,甚至不光是籃球,就連看其他運動我都會注意到防守。
雖然我不跑棒球,但在臺灣,很少人不看棒球。從小看棒球,會注意球員在進攻的表現,好比安打、全壘打甚至跑壘,因為總覺得要強攻猛打,才能攻城掠地,靠著不斷的得分進而奠定贏球的基礎;後來年紀大了,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投手與守備上面,因為光靠進攻是沒有用的,尤其當兩隊進攻端表現勢均力敵的時候,關鍵往往在於投手表現還有比較少人會提到的防守。毫無疑問,投手是球場最受關注的球員之一,畢竟一名好投手就可以左右球隊勝負,但其實球員守備表現,更加證明「魔鬼就在細節裡」這個道理,一個失誤乃至一次補位,都很可能決定比賽結果。
我不寫足球,但多少會看一下足球賽,尤其四年一次的世界盃,我怎麼樣都會跟著「瘋」一下。以前都覺得前鋒最重要,也是場上最拉風的一位,不管是勁射入網、躍起頭槌甚至倒掛金勾,整場比賽我大多會看前鋒的表現,因為他就是進攻的代表,足球不就是比看誰踢進的球多嗎?後來才了解,中場球員的重要,我不是強者我朋友左盃,但我一直認為足球場上的中場就好比籃球場上的控球後衛,他們都背負著將球送給前鋒的任務,串聯攻勢、組織隊形,乃至於掌控攻勢,沒有中樞運籌帷幄,球隊很難贏球;再後來,我慢慢從0比0的比賽理解足球運動:有人說足球比賽兩隊都沒進球有什麼好看?我覺得即使是這樣的比賽,還是能從比賽內容看到精采之處,因為後衛的貢獻,讓對手攻勢受阻,讓敵軍前鋒無法取分,那些防守的有效阻擊,真棒!
更別說籃球了,我看超過30年,太清楚防守的重要性。就以剛拿下總冠軍的詹姆士(LeBron James)來說,年輕時的他在進攻端的表現無所不能,球場上任一角落都能取分,不僅球風全能還非常有力,加上過人的體能與速度,使他很快得到關注度。但2003年出道的詹姆士,直到2012年才幫助邁阿密熱火奪冠,讓他一圓冠軍夢,如果你跟我一樣看著他從菜鳥時期到現在,就明白這傢伙後來是因為防守提升,不管是個人或者團隊,才讓他可以戴上總冠軍戒指。試著回想今年的總冠軍賽,他與洛杉磯湖人不就是因為防守夠好才奪冠嗎?倘若只想靠進攻,怎可能登上籃球王座呢?
這些年的回歸家庭,讓我對人生有很多感觸。年輕時只想著拼命寫球努力播球,那時候的我就只想著進攻,因為一次次的進攻代表著我的成就;六年前搬回高雄之後,我就像是願意做好防守的老將,什麼表現什麼數據都不重要了,因為只有陪著家人,努力守住眼前的一切,那才是我最應該做的事情。
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我依然覺得,
守不住,怎麼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