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李祖明
松山盃賽程進入第四天,從高雄遠道而來的一三七聯隊在敗給聖依納爵高中後,目前勝場還沒開張。但謝玉娟教練在比賽中並不沮喪,仍然繼續溫和地提點每位球員。本次他們以一三七聯隊的形式參賽,就是為了讓學長們發揮母雞帶小雞的作用,幫助年輕球員們加入成長。這不但是教練團的用心,也是一三七體系一貫以來的功能。
「一三七體系的成形已經來到10年以上,而能讓他經營下去最重要的,就是腳踏實地去做該做的事情,並讓球員能夠跟上我們的腳步。」謝玉娟教練說,「我們的球員素質並沒有比人家優異,因此這就是我們的功課,只有先把基本做好,才能繼續談論如何永續經營。」
值得一提的是,前輩與後輩之間傳承的化學效應,在一三七體系中並不僅止於發揮在球員之間,更延伸到了教練團中。「由於義守大學有許多主力球員畢業,因此我會把重心更偏重於大學。」謝玉娟教練說,「這個球季我們回來了一位助教,會將高中球隊的帶隊任務交給他。」
而這位教練,就是過去也曾效力於三民家商的潘偉銘。潘偉銘教練談到自己會回到三民家商執教,主要是因為上了大學後,才發現謝玉娟教練對球員們真的很好,因此想把當年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心情分享給現在在學校的學弟們,讓他們時時刻刻想起教練對他們的好不是應該的。「這一點我在高中時也沒辦法體會,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決定回來。」潘偉銘教練說。
「過去在打比賽時,總是能得到球隊為我們準備好的日常所需、甚至是廠商送我們的配備,但球員可能不知道,近年來三民家商並沒有打出太多耀眼的成績,這都是因為有小娟姊在才能享受到的,反而認為這是來到這所學校後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潘偉銘教練說,「因此我希望灌輸球員,想要獲得什麼,就必須先有所付出,只有拿出好表現,才能得到更好的待遇。」
潘偉銘教練從今年6月開始來到三民家商,負責帶隊這幾天來,潘偉銘教練提到現在球隊在松山盃的目標不是贏得眼前的比賽,而是讓球員有更多勇氣與對手對抗。如果在場上輸球是因為畏懼對手,那才真的是沒有希望。所以我們這次會以一三七聯隊的形式參賽,也是希望讓有大學學長坐鎮下,讓學弟們的內心有些依靠。「我覺得我們目前有達到一半的目標,許多球員上了場後的表情已經變了,比較少出現軟手的情形,只要球員做到我們設定的目標,那麼就算輸球也沒關係。」
談及自己在適應上最辛苦的部分,潘偉銘教練指出是得24小時陪在球員們身旁,犧牲了許多陪伴自己家人的時間。但是看到他們能夠成長,就會覺得付出是值得的。這般全心付出的薪火相傳必定有所犧牲,但正如潘偉銘教練所說,或許總有一天,這都會成為一三七體系成就更遠大目標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