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承文
平心而論,過去當我們談論到招生,無非是看各隊教練拿出什麼來找球員,關鍵在於資源。但就我觀察,隨著社群時代來臨,不少球隊也開始將心思放到宣傳之上,因為練球,比賽等籃球技能培養,各支球隊都有自己的一套,但關鍵在於怎麼讓外界看到,這就考驗著領導球隊的主帥甚至是教練團。
我不是教練,但勤走基層這些年,我看到不少情況,藉這篇來跟大家聊聊我的看法。
這個年頭,很多球隊都有自己的行銷管道,尤其在社群興起的年代,不光把球練好,比賽打好,更重要是讓家長跟球隊知道這球隊的情況。
所以,舉凡粉絲專頁,或者自己球隊的臉書社團,都是對外宣傳的管道。倘若能自成一個具有特色的品牌,那對於球隊招生會起到很大的效果。
行銷球隊,已成趨勢,北市民族,口碑建立!
我認為北市民族國中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許秀勉教練所強調的「爭氣女孩」,不僅定義了球隊風格,更因此讓更多小學教練球員跟家長開始認同她們,再加上後來學校有了宿舍,給予台北以外地區的球員住宿的環境,使得球隊給予外界有了非常好的觀感。
這幾天我看著JHBL女生組八強球隊出爐,再對照到無緣晉級的球隊名單,頗有感觸,與外界溝通管道的建立已經不是在招生時靠著教練走動拜訪就行,更大程度是平常就要讓人對球隊有印象,乃至於是好印象,如此在招生旺季才能產生更棒的效果!
不管是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其實,都可以看見時代的改變。時代在變,方法也要跟著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