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承文
我始終認為松山高中二年級前鋒尹麒綸被低估,因為他既沒有學長馬建豪那麼受矚目,也沒有青年國手的資歷,但就松山高中戰力布署來看,這名193的左手前鋒其實肩負著重要的任務。
松山今年的正選名單有7名高三,4名高二,1名高一, 我認為尹麒綸就是這些高二球員裡面最值得注意的其中一位,因為他能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比起上學年他有著明顯的進步。早在國中時我就對這名球員很有印象,因為他的打法太管用了,雖然是內線球員但他能盤運,可策應,加上有內有外的打法,使他成為當年國中籃壇最被期待的球員之一。
進入松山之後,尹麒綸的體重增加,雖然我不知道他到底多了幾公斤,因為我總覺得他還是很瘦,但不容否認是他的對抗性更好了,特別是身體碰撞的能力比之前好很多,還有,他的敏捷性並沒有因此變差,一樣靈活。
高一時的尹麒綸,我覺得他打球容易猶豫,一方面是他上場時間不多,一方面是他能傳球,搞到最後他到底要傳要投還是要切,自己都不篤定了,自然表現就不理想。
現在的他,可不一樣了,明確掌握自己的角色,信心也提升了,看看預賽的表現,首役碰上青年高中貢獻16分19籃板4抄截,次役遭遇宜蘭高中拿下7分6籃板4助攻,末戰強碰高苑繳出9分10籃板3助攻3抄截,而且遇到高苑的比賽,三分線外3投2中,一改前兩場的三分球低迷表現。
知道嗎?除了首役出賽時間將近30分鐘,尹麒綸其他兩場的上場時間都沒有超過20分鐘,而他卻能如此全能的數據,這當然是高效!
如果有機會,不妨看看尹麒綸在高位的表現,他的出手點其實蠻高的,投籃節奏也不大好守,更特別的是當他高舉雙手傳球的時候,那個出球點,其實會給對手帶來壓力,不管是高度或是角度,我相信不少教練應該都看到這一點,那是不同於馬建豪的出手點,試想當這兩人的高度優勢同時發揮,他們帶給防線的壓力不在禁區,而是帶給對方外圍的身高壓力,這正是松山今年的特點,兩翼高度的提升!
尹麒綸當然還有進步空間,他需要強化防守,他還要給自己更高的要求,如果他想成為具有主宰力的球員,他不需要等到高三,今年就該讓自己起到更大的作用!